为深入推进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赋能全省医疗器械产业,南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与江苏集萃医工交叉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攻关需求和我省医疗器械创新主体研发需要,打造的医工协同创新临床前动物实验平台,于2023年11月8日在南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发布仪式。
出席发布仪式的有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扬,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和平,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贾尚斌,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朱超平,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高千峻,南京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丁小平,中共玄武区委书记闵一峰,南京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南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管委会主任李建清,江苏省人民医院原院长赵俊,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驻会领导刘建华等。出席活动的还有东南大学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玄武区相关部门和徐庄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医学界和企业界的代表。
“新医科+新工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医疗器械技术革命迭代的新范式,通过跨学科实践探索,在医工融合领域大力推动科学研究新机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产教融合新生态建设,为跨学科人才培养、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
玄武区政府党组成员、徐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铁北管委会主任邱健在致辞时充分肯定了平台的建设成果,并表示园区会全力支持平台运行,为更多的科研技术团队、优质创新项目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务,促进平台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扬在致辞时指出,平台要秉持共建研究所时的初衷,承担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与转化的临床前一站式服务,紧密联系高校、临床、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要素,以构建医疗器械创新梦工厂为目标,为徐庄高新区、南京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发展增添动力。
为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扩大合作“朋友圈”,江苏集萃医工交叉所副所长陈科,围绕平台的筹建背景、运行模式、服务功能等角度为现场来宾做了专业介绍,希望本次活动能为将来合作搭建桥梁纽带。
平台是南京市首家临床前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强大的学科背景,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实力,以现代医学与工程技术为基础,融合医、工、材料、信息等学科,驱动新一轮自主创新变革。平台规划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一期已建成面积近3000平方米,包括大动物实验室、新技术培训中心、医疗器械创新工程化中心等,聚焦心血管、介入、骨关节等三类创新医疗器械,帮助科研人员全面评估医疗器械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解决方案,为医工交叉领域提供一个全新的双引擎实践平台。
平台发布仪式由中共玄武区委书记闵一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扬,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和平,南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管委会主任李建清,江苏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研究与临床试验转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赵俊共同启动。
签约仪式分为省人民医院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共建,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创新企业战略合作三批签约。医工院与集萃医工交叉所将依托临床前公共服务平台,聚焦临床实际需求,持续深度对接,细化务实合作,力争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签约仪式结束后,临床专家和医疗器械企业代表参加高风险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策略交流研讨会。会上专家引入典型案例,与企业代表们就不同动物的实验方案设计与优化、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未来,医工协同创新临床前公共服务平台将遵循CNAS体系规范,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为全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